二十世紀初一個神奇而頗具爭議性的人物,他的名字在講德語的國家裡幾乎家喻戶曉,他就是魯道夫‧史代納。1861年2月27日魯道夫‧史代納出生在奧地利和匈牙利邊境的一座小村莊(kraljevic),父親是一名火車站的站務員(或站長),他是三兄弟中的長子,父母雖是平凡的村民,但他們都是社交廣泛的熱心人。為了給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父親總是帶著全家沿著鐡路,從一個小站搬到另一小站。這種沒有根的生活其實對史化納帶來深遠的影響。

七歲開始,史代納就常有一些超越一般人感覺之外的心靈體驗,漸漸長大之後,史代納大量閱讀許多哲學書籍與名著,目的是想知道那些偉大的科學家或哲學家是否也曾經肯定過對感官以外的精神世界所形成的觀點與感想。


 

十八歲時他們舉家搬到維也納,並以特優的榮譽進入維也納科技大學,在此期間,他廣泛的研究哲學與科學理論,並擔 任家教 教授數學、化學與歷史。在研究歌德的過程中,他找到關鍵的研究方向,那就是在物質和精神之間架起的橋樑。

 

二十三歲時他受聘為「德國國家文學」編輯,並出版歌德的詩集,整理歌德的科學著作和一些評論。他流露出獨特的個人思想,並首次提出「靈性科學」(Spiritual Science)的理論。同時他也正擔任一家庭教師,教導這家的四個孩子,其中老三(或老四)是一位有智能障礙的孩子,醫生診斷為「水腦症」,許多醫生都斷定他有嚴重的學習障礙,史化納對這孩子注入了無限的耐心與愛心,用一種專門建構結合身體和心靈的教育以提昇他的能力,經過二年的努力,這個孩子達到同年齡孩子的水平,並進入一所學校就讀。後來這孩子甚至進入醫學院就讀成為一位皮膚病理學醫生。這段結合身心靈的教學經驗,開啓了往後發展特殊教育和創立華德福教育的基礎。

 

1891年史代納以論述「真理與科學」(Truth and Science)在羅斯托克大學(Rostok)完成哲學博士學位。1894年出版一本重要的書「靈性活動的哲學」(The Philosophy of Spiritual Activity),書中解釋了困擾他多年的問題,感官世界與精神世界的關係問題,本書與「歌德色彩理論」「真理與科學」三部書乃是史代納研究歌德和他自己的哲學的心血成果。

1899年10月史代納與安娜小姐(Anna Eunike)結婚,婚後生活很幸福,但安娜卻於1911年3月過世(或分居)。此期間史代納為柏林「文學雜誌」主編,並開始投入戲劇創作與舞台劇管理。夜間在柏林「工人教育學校」授課,這期間(1899-1904)的工作使史代納對當時的社會情況有更深入認識。事隔多年,他當時的學生們仍然十分讚賞史代納在成人教育領域中的教學方法與投入的熱情。

 

 

1900年的秋天,史代納開始在較小的社交圈中公開演溝。在社會上已頗有學者、作家、演說家的地位,1902年10月8日,史代納在一個科學性的社團演說中公開介紹他畢生的志業:「以科學為基礎,來尋找研究心靈的新方法。」至此史代納只在神智學會進行他的演講活動,因為在這些團體裡,他才能找到有志於研究心靈的人士,當時的人認為史代納是一位神智學學者或宗教的狂熱者,然而事實上,史代納當時就時常將自己的研究與探索命名為「人智學」(Anthro posophie) ,依此學說人可以發展更高的心靈能力,並藉此達到超覺的智慧。

 

他的研究目標在於引導人們認識自己的真實本質。最後由於實質上的差異,史代納於1913年告別神智學的團體。正式成立「人智學會」(Anthroposophical Society),總部設於瑞士巴塞附近的多拿賀(Dornach)山丘,旅行演講所到之處,觀察並研究建築藝術之美,加上十年用心鑽研,他親自設計、監工,並親手參與藝術裝潢工作,建造一座全木的建築,命名為「歌德館」(Goethanum) 成為世界「有機建築」的重要史蹟。而歌德館四周更是史代納有機藝術與生物互動有機農業的代表。可惜在1922年除夕夜,有暴徒將史代納花費十年才完成的歌德館縱火燒毀,大火之後,史代納即依原設計將木造材質改建為鋼筋水泥的現代「歌德館」。人智學創立之後,很快就在全世界傳開並成立了人智學協會,追隨人智學的專業人士根據史代納對教育、醫學、農業、藝術、表演等領域的論述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展現出很有特色的專業流派。

 

 

1914年12月與瑪利‧風‧絲娃小姐1(Marie Von Sivers)結婚,她專攻吟誦與演講藝術,與史代納共同創作進而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運用肢體動作表達音樂與語言之美的新藝術「優律思美」(Eurythmy),「優律思美」被華德福學校廣泛的運用在補充性課程(Extra lesson)和藝術治療,也常用來表演童話與戲劇的藝術。

 

1919年德國境內受到內戰的威脅,經濟生活崩潰,飢荒和瘟疫四處蔓延,失業、遊行、抗議、暴動日益增多。在政治上,許多人與極端份子成群結黨,在文化上就連平時深謀遠慮的人士也充滿了無奈感。當此之際,應政府官員、工業界、文化界和科學家的邀請,史代納公開解說他對新社會秩序的觀念及構想。三月,史代納出版「對德國民族與文化界的呼籲」他的想法受到一連串文化界傑出人士的支持。四月,出版「社會問題之要點」一書。並對工業界人士,對著大群工人舉行一連串的演講。

 

史代納提出「三元化」社會的構想,他結合法國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愛三大理念提出更具落實的新理念,社會個人的存在都可以區分為三個「生活領域」每個生活領域都具有它特別的使命。

      一、在文化的生活領域中享有精神的自由。

      二、在法律的生活領域中享有民主的平等。

      三、在經濟的生活領域中享有社會的互助。


 

  史代納的「三元化」社會理念,雖然沒能成為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體制,然而經由散播「社會三元化運動」的種子中,他的許多理想如今已遍及全世界,其中一顆種子真正的生根發芽,展現堅強的生命力,這顆種子便是第一所的「華德福」學校。要暸解史代納的教育基礎理論,就必須深入研究他的「社會三元化」理念。因為史代納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在於使人的社會能合群互助,這樣的能力必須在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獲得啟發與培養。

 

 在1922-1923年間,歐洲的工業、經濟、環境和社會等領域問題層出不窮,許多農人問史代納為什麼以前在同一塊土地上收割的苜蓿草可以供動物食用30年,而現在的收成卻只夠用5-7年呢?也有一群農夫問史代納:為什麼家禽動物的病在急劇的上升,尤其是動物的口蹄疾病?史代納帶著這些問題作深入研究後提出,根治這些問題要從尊重人和自然開始,他指出植物本身不該有任何疾病,因為它是健康生命的締造者,它是因為環境遭到破壞,尤其是土壤的破壞,使得地球的生命體衰弱,植物才出現毛病,動物的各種疾病是因為植物的疾病而出現的,而食物的不健康影響了人類的健康,於是他指導農夫做活力堆肥,從此建立了「自然活力農耕」。

 

1924年嚴重生病,但仍繼續演講,奠定有機互動農業及發展遲緩兒童的教育工作基礎,並在英國作一系列重要的演講,演講內容被彙集成書,同時也建立英國第一所的華德福學校。

1925年3月30日逝世。

 

在史代納一生中,他曾寫過六十多本書,發表過無數篇的文章,作了六千多次的演講,他對生活的興趣就是傳播他的思想,視工作為生活的全部,但他很少談及自己,甚至到他過世前患了什絕症,也不讓任何人知道,包括他的醫生,直到他去世,他的死因仍是一個謎。有人說:史代納的本人就像是一所大學,因為不論是在教育領域,在許多方面,如:神學、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經濟、建築、醫學、藝術、舞蹈、戲劇、有機農業與園藝…等,史代納總能以個人獨到的洞察與革命般創造及整合能力,對當代及後世人類提供猶如明燈一般的光照與指引。

 

參考書目:

邁向自由的教育 Erans Carlgren原著, 鄧麗 君、廖玉儀譯,光佑1998。

邁向個性的教育 黃曉星著,廣東教育出版社2002。

幼教課程模式 林玉珠等著,心理出版社1999

人智哲學發展學會會刊 第七期2001。

我來了 Joan Salter原著,余振民、柯勝文譯,光佑2000。

 

本文轉載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GgxI9f6QFRbCk9YJM5fcLUvVGntK/article?mid=474&next=472&l=f&fid=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台中市華德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